简体首页 马氏文化 马氏新闻 历史人物 邯郸风貌 文化交流 当代精英 公告通知 组织机构 资料介绍
 
类别:歷史人物 来源: 作者: 更新日期:2009-6-12 阅读次数:5509
帝王之妻的楷模:馬皇后和長孫皇后


www.sznews.com   2009-01-09 11:02  深圳新聞網


    提起封建時代的後妃、許多人都對她們沒有好印象。確實,我國歷史上後妃憑藉自己的特殊身分,營私結黨,擾亂朝綱,甚至禍國殃民的事情,時有發生。然而,也有一些後妃,賢慧有德,深明大義,為清明政治、穩定社會起了積極作用。

  俗語常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通常站著一個偉大的女性。即使在封建時代的帝王之家也可得到有力的佐證,東漢馬後、唐長孫皇后可為佳例。在歷朝後宮多見傾軋、穢行的情況下,這樣的賢內助也讓我們看到歷史的一點鮮亮的色彩!

  東漢明德馬皇后(西元39年-79年),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小女兒,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南)人。馬援不僅是一代名將,更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也是當之無愧的智者。當時最有勢力的三股力量中,割據隴西的隗囂是他的同鄉,對他信任無比,言聽計從,而佔據蜀中的公孫述則是他的同學,待他也是殷勤無比,許以封王。可他認為這兩人都不會成氣候,偏偏投向了素不相識的劉秀。劉秀初見他時,很謙虛,說:"卿遨遊二帝之間,見到你令我自慚形穢。"馬援說出一句既令後人驚訝、也為後人佩服的話,他說:"當今之時,並不只是君選擇臣,而臣也要選擇君。"這話有些離經叛道,很有些現代味道。馬援有許多名文、名句流傳後世,如"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都是他激勵自己的話,而他的《誡子侄書》更是為人處世的寶典。然而馬援雖是智者,卻善於謀生前而不善於謀死後,他晚年得罪了光武帝劉秀的女婿梁松,當時馬援正受到光武帝的寵倖,梁松只能懷恨在心。當馬援最後一次出征五溪時,因感染瘴氣死於軍中,光武帝派梁松代領軍隊,梁松借機百方陷害馬援,光武帝聽信讒言,非常生氣,奪去馬援的侯爵和官印,應該給的待遇也全部取消。



    京城各貴族見馬家失勢,借機欺負馬家。馬援的侄子馬嚴不忿,上書光武帝,請求讓馬援的女兒入宮作諸王妃,想用這個方法振興馬家。光武帝或許還念著馬援的舊情,便選了馬援的小女兒入太子宮,就是後來的明德皇后。

    馬援剛死的時候,馬援的小兒子因思念父親很快就死了。馬援的夫人又因思念小兒子而精神恍惚。馬援年僅十歲的小女兒即後來的馬皇后就開始處理家務,她指揮僮僕,內外咨稟,如同大人一樣,左鄰右舍的人無不驚歎。西元52年,這個十三歲的女孩子被選入太子劉莊的宮中。劉莊是皇后陰麗華所生、深得光武帝的寵信。她入宮後,悉心侍奉陰皇后,一舉一動都合乎封建禮法的要求,待人又和藹可親,與宮中上下都相處得十分融洽。因此深得陰皇后的喜愛。西元57年,光武帝劉秀去世,太子劉莊即帝位即漢明帝,封她為貴人。西元60年,大臣們聯名上奏,請立皇后。明帝去問陰麗華皇太后,太后說:"馬貴人德冠後宮,即其人也。"馬皇后繼承了他父親的智慧和為人處世的本領,終於在傾軋的後宮中脫穎而出,她當上皇后後,依然保持勤奮、恭謹、儉樸的本色,衣服很樸素,她喜歡讀書,沒事時,便讀《易》、《春秋》、《楚辭》、《周禮》等書,最喜歡的就是《周官》、《董仲舒書》這兩本。她沒生兒子,這在古時是最大的憾事,因為"母以子貴",不生下太子,就難坐穩皇后這位子。當時她一個同父異母的姐姐的女兒賈氏也被選入太子宮,生下了皇子。明帝便讓馬皇后養育這個皇子,當作自己的兒子。馬皇后盡心盡力的養育太子,比自己親生的還要辛苦。由於太子並不知道馬皇后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所以母子之間如同親生的一樣,沒有纖介隔閡。

    西元70年,楚王劉英(明帝的同父異母兄弟)企圖謀反,事情敗漏後,明帝不忍按照法律處死,只是廢黜了劉英的王爵,徙往丹陽郡涇縣今屬安徽,劉英到丹陽自殺身死。劉英雖死,案件並未結束,明帝認為是一些小人鼓動楚王造反,便下令窮究黨羽。有關部門秉承明帝的旨意,嚴刑拷問,被抓的人受刑不過,胡亂攀引,結果監獄裏的人越來越多,案件連續審查了幾年都沒有結果。受株連的人不計其數,下獄和判處流放的官員竟多達幾千人。一些耿直的大臣也勸諫皇上,明帝根本不聽,馬皇后知道被抓的人中大部分是冤枉的,十分憂慮。一天,明帝回宮,她乘機向明帝進言,請求明帝不要把案件無限擴大,神情悲楚。明帝深為感動,半夜時睡不著覺,反復思念馬皇后的話,過後便放了許多人,而案件也很快就結案了。馬皇后一番勸諫解救了許多家庭免於滅頂之災。

    明帝通過這件事知道馬皇后很有處理國家政務的才能,有時明帝在宮廷上遇到公卿大臣難以裁決的事,便回到後宮試著讓馬皇后解決。馬皇后為他深入地分析事情原委,並提出解決方法,明帝也總是聽從。從此,馬皇后在明帝身邊服侍時,便幫他處理國家政務,彌補了許多朝政上的缺陷。但她從未提及過自己家的事,因此得到明帝的敬重。

    西元75年,明帝去世,太子劉炬即位,是為章帝,馬皇后也被尊為太后。明帝新喪,太后的弟弟馬廖、馬防、馬光自認為是皇親國戚,不顧國家法令,私闖宮門,非要強行入宮弔喪不可。把守官門的衛土楊仁遵照命令,不放任何人進去。馬廖等事後向章帝告狀,說衛士楊仁妄自尊大,竟敢對國舅這樣無禮。章帝將此事告知馬太后,太后不僅沒生氣,反而讚揚說:楊仁執法不阿,不避權貴,這才是國家的忠臣。章帝便提拔楊仁為什邡令。按照漢朝的制度,皇帝死後,諸貴人當徙居南宮。馬皇后感于惜別之懷,各賜以赤綬,加安車駟馬,越布三千端,雜布二千匹,黃金十斤。她自己撰寫明帝的起居注,並把自己哥哥馬防侍奉明帝醫藥的事削去。章帝說:"舅舅為先帝侍奉醫藥一年多了,不但沒有受到獎勵,反而連辛苦也不被記錄,母后也過分了吧?"馬皇后回答說:"我不想讓後人說先帝重用了皇后的家屬,所以我才沒有寫進去。"

    過了一年,章帝想按照兩漢的制度封三個舅舅為侯爵,馬太后的三個弟弟都上章推辭,太后也不允許。當時朝政掌握在太後手裏,一些大臣以為太后是故作謙虛,為了討太后和國舅的歡心,便趁第二年夏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都發生旱災,聯名上書說:天久早不雨,是由於陛下不封外戚,引起陰陽失調。

    請陛下依照祖宗常法,加封帝舅們為侯。馬太后看到奏章後,非常氣憤,下詔說:"這些上書的人,都是想向我獻媚而謀求晉升。他們講的理由是荒唐的,毫無根據的。西京成帝時,王太后的弟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五人同日封侯,當天黃塵漫天,霧靄四塞,並不聞澍雨之應。武帝時外戚竇嬰、田位寵身貴,橫行不法,傾覆之禍,為世所傳。先帝吸取這些事例的教訓,為防止外戚幹政不讓他們身處國家樞機之任。諸王的封邑,也減先王之半。他常說:“我的兒子不應和先帝的兒子等同尊貴。”皇子尚且如此,現在有些官員為什麼要拿馬氏去攀比陰氏呢?我是天下主母,身穿粗布衣服,吃飯也不求甘美,左右隨從也只穿布衣,不用香熏花飾,這樣儉樸,為的是給天下人做個榜樣。我的娘家人不明此理。最近我外出從家門附近經過,看見去你舅家問安的人,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家裏的傭人也都穿著極其華麗的衣服,我心裏很不舒服。當時我並沒有去譴責他們,不過我回來之後,就立即斷絕了對他們的接濟,希望他們能從中認識錯誤,改過自新。但他們不以為然,依然故我,不以國家大事為重,一味地追求享受。知臣者莫若君,況且他們又是我的兄弟。我怎能辜負先帝的旨意,下愧我馬氏先人之德,重蹈西京敗亡的覆轍呢?"馬太后如此作並不只是謙虛,而是怕娘家人權勢過盛後,會不知收斂,而在自己死後如同西漢的那些外戚一樣遭受滅族大禍,正是真心為自己家人著想。

    章帝看完詔書後,覺得有些愧對三位舅舅。重新向太后請求:"兩漢制度,國舅封侯,和皇子封王一樣。太后固然謙虛,為何不讓兒臣加恩三個舅舅。況且舅舅們年紀很大了,萬一哪天過世,兒臣豈不抱恨終生。"太后瞭解章帝的心情,又進一步對章帝解釋說:"封侯的事我所以這樣決定,是從你和你舅舅兩方面的利益出發的,並非為慕得謙讓之美名而使你蒙受無恩于外戚的指責。景帝時,竇太后要加封王皇后的哥哥,丞相周亞夫堅執不肯,認為高祖有誓言在先,無軍功者不得封侯。現在我的兄弟無功于國家,怎能和陰、郭中興之皇后相比呢﹖我常想那些富貴人家,居高官厚祿,還圖加爵封土,這就好比再次結果的樹木一樣,必然傷動根基。況且人們謀求封候的目的,無非是上圖祭祀祖先時體面一點,下圖自己逸樂享受。現在我娘家祭祀用的是四方珍品,衣食則有國家供給,還有什麼必要再受一縣之封呢﹖我的決定是不會再更改了。你是個孝順的兒子,應該讓父母安心。如今天氣反常,農業歉收,糧價飛漲,人民生活還十分困苦,匈奴又在邊境尋釁,內憂外患,弄得我日夜難眠。而你卻把封帝舅當作什麼大事、這不是違背了慈母的拳拳之心嗎?我生來脾氣剛急,有胸中氣,不可不順。如若陰陽調和,風調而順,年成轉好,邊境靖安,到那時再實現你的意願也不遲。"章帝見太后堅持如此,只好把封侯的事暫時擱起。

    馬太后堅持以節儉的風氣化行天下,有三個親王車馬衣服很樸素,太后知道後,大加讚賞,每人賜給錢五百萬。她親族中有簡樸、謙讓義行的,她就加以勉勵,而對那些衣服車馬奢侈過度的,就開除他們入宮的門籍,遣送回家。在她的宣導下,全國上下都以簡樸為榮。後來,她母親太夫人去世,家中人把墳塋砌得高一些,超過了國家制度的規定,馬太后立命馬廖將高出的部分削去。

    西元79年,全國農業獲得了豐收,邊境也太平無事,章帝又提出封三位舅舅為列侯的事,太后仍然辭讓、馬氏三兄弟也不願就封。章帝堅持要封,受封之前,太后將三兄弟召來,勸誡他們說:"我年輕少壯時,時時提醒自己,居不求安,食不貪飽,恭謙克己,兢兢業業,只望能把國家治理好,讓百姓們生活得好一些,以不負先帝的遺願。希望各兄弟也能共承此志,使歸天之日,無所遺恨。"三兄弟接受了太后的勸導,在受封之後不久,即辭去官職,回家養老。

    就在這一年,馬太后因病逝世,享年41歲。馬皇后一生勤儉、樸素,謙遜,知書識禮,明理達義。她的所做所為,對明帝、章帝兩朝的政治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因此贏得後世人們的讚譽。



    同樣,唐太宗任用賢臣,虛心納諫,開創貞觀盛世,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謀臣武將外,也與他賢淑溫良的妻子長孫皇后的輔佐是分不開的。長孫皇后是隋朝驍衛將軍長孫晟的女兒,母親是隋朝揚州刺史高敬德的女兒。長孫皇后小時就喜歡讀書,生長在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一整套正統的教育,形成了知書達禮、賢淑溫柔、正直善良的品性。長孫氏十三歲時便嫁給了當時太原留守李淵的次子、年方十七歲的李世民為妻。她有時回到娘家,她舅舅高士廉看到有兩丈高的馬立在屋子後面,感到很害怕,便讓算卦的人占卜,算卦的人為她測生辰八字時就說她"坤載萬物,德合無疆,履中居順,貴不可言"。

    李世民少年有為,文武雙全,十八歲時就單槍匹馬突入敵人陣營之中,救出身陷重圍的父親;二十歲時便有王者之風,能折節下士,疏財廣招天下豪傑;二十一歲隨父親李淵在太原起兵,親率大軍攻下隋都長安,使李淵登上天子寶座,成為大唐王朝的開國之主--唐高祖。

    李淵稱帝后,封李世民為秦王,負責節制關東兵馬,數年之內,李世民就揮兵掃平了中原一帶的割據勢力,完成了大唐統一大業;唐高祖因之加封他為天策上將,位置在其他諸王公之上。在李世民征戰南北期間,長孫王妃緊緊追隨著丈夫四處奔波,為他照料生活起居,使李世民在繁忙的戰事之餘能得到一種清泉般溫柔的撫慰,從而使他在作戰中更加精神抖擻,所向無敵。

    李世民功勳卓著,李淵也曾想過立他為太子,可是上面卻有長子建成,依照封建宗法制度,立太子一定要立嫡長子,李淵便立建成為太子,又覺得對李世民不起,便封他為天策府上將軍,自己開府,設置官屬,還擁有自己的兵將,並且允諾他和建成把國家分成兩半,各自為帝。

    正是這些紊亂的措施直接導致了後來的玄武門兵變。

    太子李建成看到李世民勢力過大,已嚴重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便聯合弟弟李元吉一同謀害李世民。據歷史記載,建成既昏庸又貪酒好色,還穢亂宮廷,不過這些話可信度不高,唐朝的史臣自然為李世民說好話,為他的弑兄自立找藉口,便栽給建成種種罪名。後代的史臣因為李世民的英明偉大,也都諱言此事。但太子和親王勢均力敵情況必然會導致一場火拼。

    長孫王妃孝順高祖李淵,和各後妃的關係也很好,她還彌縫妯娌間的關係,希望借助妯娌間的密切關係緩和李世民兄弟間的緊張氣氛。可是她做的這些努力固定不會有結果。在權勢面前,親情和道德便顯得微不足道。

    李建成和李元吉屢次暗害李世民都沒有得手,便採取釜底抽薪之策,依仗自己太子的地位,把秦王府中李世民的左右親信和大將調出秦王府。李世民看到自己有被架空的危險,而他的親信房玄齡、長孫無忌、心腹大將尉遲敬德等人連勸帶逼,讓他除掉太子和元吉。李世民也明白除此別無他途,便召集將士,準備伏兵玄武門,趁太子和元吉入朝時殺掉。當夜出發時,長孫王妃雖然不願看到這種場面,但為丈夫著想,也只好贊成。她親自到軍前,勉勵將士,將士們越發感激發奮。

    李世民通過玄武門兵變後,順利除掉了太子和李元吉,受到兵變威脅的李淵只好立李世民為太子,並命令李世民掌管軍國大事,實際上已經把權力交給了李世民。一年過後,李淵以年事已高為由禪位給太子李世民,自己退居太上皇。李世民就成了唐太宗。

    李世民稱帝后,長孫王妃也隨即立為母儀天下的長孫皇后,應驗了卜卦先生說她"坤載萬物"的預言。作了至高無上的皇后,長孫氏並不因之而驕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賢良恭儉的美德。對於年老賦閑的太上皇李淵,她十分恭敬而細緻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請安,時時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宮女怎樣調節他的生活起居,象一個普通的兒媳那樣力盡孝道。對後宮的妃嬪,長孫皇后也非常寬容和順,她並不一心爭得專寵,反而常規勸李世民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妃嬪,正因如此,唐太宗的後宮很少出現爭風吃醋的韻事,這在歷代都是極少有的。當初隋文帝的獨孤皇后雖然也曾把後宮治理得井然有序,但她靠的是專制的政策和手腕;而長孫皇后只憑著自己的端莊品性,就無言地影響和感化了整個後宮的氣氛,使唐太宗不受後宮是非的干擾,能專心致志料理軍國大事,難怪唐太宗對她十分敬服呢!

    長孫皇后生性簡樸,即使當上皇后後,依然保持著節儉簡樸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講求豪奢華美,飲食宴慶也從不鋪張,因而也帶動了後宮之中的樸實風尚,恰好為唐太宗勵精圖治的治國政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樣。因為長孫皇后的所作所為端直有道,唐太宗也就對她十分器重,回到後宮,常與她談起一些軍國大事及賞罰細節;長孫皇后鑒於歷朝歷代皇后幹權亂政引起的惡劣後果,不願意過問國家大事。她對太宗說:"母雞司晨,終非正道,婦人預聞政事,亦為不祥。"唐太宗卻堅持要聽她的看法,長孫皇后乾脆不予回答。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英明君主,最為人稱道的就是虛心納諫一事。唐太宗深受其益,因而也執行得尤為到家,他常對左右說:"人要看到自己的容貌,必須借助於明鏡;君王要知道自己的過失,必須依靠直言的諫臣。"他手下的諫議大夫魏征就是一個敢於犯顏直諫的耿介之士。魏征常對唐太宗的一些不當的行為和政策,直接了當地當面指出,並力勸他改正,唐太宗對他頗為敬畏,常稱他是"忠諫之臣"。但有時在一些小事上魏征也不放過,讓唐太宗常覺得面子上過不去。一次,唐大宗興致突發,帶了一大群護衛近臣,要到郊外狩獵。正待出宮門時,迎面遇上了魏征,魏征問明瞭情況,當即對唐太宗進言道:"眼下時值仲春,萬物萌生,禽獸哺幼,不宜狩獵,還請陛下返宮。"唐太宗當時興趣正濃,心想:"我一個富擁天下的堂堂天子,好不容易抽時間出去消遣一次,就是打些哺幼的禽獸又怎麼樣呢?"於是請魏征讓到一旁,自己仍堅持這一次出遊。魏征卻不肯妥協,站在路中堅決攔住唐太宗的去路,唐太宗怒不可遏,下馬氣衝衝地返回宮中,左右的人見了都替魏征捏一把汗。

    唐太宗回宮後,一邊脫衣服,一邊怒氣衝衝地罵道:"我一定要殺掉魏征這個老頑固,才能一泄我心頭之恨!"長孫皇后知道原由後,便回去穿上只有在祭祀宗廟等正式場合才穿的皇后禮服,然後面容莊重地來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稱:"恭祝陛下!"她這一舉措弄得唐太宗滿頭霧水,不知她葫蘆裏裝的什麼藥,因而吃驚地問:"何事如此慎重?"長孫皇后一本正經地回答:"妾聞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征直,由此可見陛下明,妾故恭祝陛下。"唐太宗聽了心中一怔,覺得皇后說的甚是在理,於是滿天陰雲隨之而消,魏征也就得以保住了他的地位和性命。由此可見,長孫皇后不但氣度寬宏,而且還有過人的機智。長孫皇后與唐太宗所生的長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為太子,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總管太子東宮的日常用度。當時宮中實行節儉開支的制度,太子宮中也不例外,費用十分緊湊。遂安夫人時常在長孫皇后面前嘀咕,說什麼"太子貴為未來君王,理應受天下之供養,然而現在用度捉襟見肘,一應器物都很寒酸"。因而屢次要求增加費用。但長孫皇后並不因為是自己的愛子就網開一面,她說:"身為儲君,來日方長,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揚,何患器物之短缺與用度之不足啊!"貞觀盛世的形成,與太宗和皇后力持節儉政策是分不開的,在這方面,長孫皇后為天下人作出了表率。

    長孫皇后還借鑒兩漢時期外戚勢力過大,危害國家的經驗教訓,堅持不讓自己的親族在朝中任高官。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哥哥,文武雙全,早年即與李世民是至交,並輔佐李世民贏取天下,立下了卓卓功勳,本應位居高官,但因為他的皇后妹妹,反而處處避嫌,以免給別人留下話柄。

    唐太宗原想讓長孫無忌擔任宰相,長孫皇后卻奏稱:"妾既然已托身皇宮,位極至尊,實在不願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象,漢代呂後、霍光宗族覆滅,可作切骨教訓。萬望聖明,不要以妾兄為宰相!"唐太宗卻認為自己任命長孫無忌任宰相,是因為他的功勳與才幹,和他的外戚地位無關,完全可以"任人不避親疏,唯才是用"。便硬是任命長孫無忌做了宰相。長孫皇后暗地裏派人告訴哥哥辭官,長孫無忌苦求辭官,不願意位極人臣。唐太宗無奈,只好讓他作開府儀同三司,位置清高而不實際掌管政事,長孫無忌仍要推辭,理由是:"臣為外戚,任臣為高官,恐天下人說陛下為私。"唐太宗正色道:"朕為官擇人。唯才是用,如果無才,雖親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例子;如果有才,雖仇不避,魏征是例子。今日之舉,並非私親也。"長孫無忌這才答應下來。長孫皇后看到哥哥不慕權勢,也很高興。

    長孫皇后雖然以不重用娘家人為原則,也有例外的時候。她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長孫安業,酗酒無賴,長孫皇后父親死的時候,長孫皇后和哥哥長孫無忌還很小,安業竟然把兄妹兩人攆回舅舅家,不讓兩人回家。長孫皇后當上皇后後,並不記恨,反而求太宗照顧他。太宗便任命安業為監門將軍。後來安業參與了劉德裕造反的事,太宗要殺安業。長孫皇后在太宗面前叩頭流淚為安業求情,她說:"安業的罪過當然該死,不在赦免之列。可是天下人都知道他對我不好,陛下要殺他,眾人還以為是我借陛下的手殺害自己的兄長,對陛下的名譽有損。"太宗無奈,只得法外施恩,把安業免去死罪。

    長樂公主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大女兒,最受太宗寵愛。她要出嫁時,便向太宗撒嬌提出,所配嫁妝要比永嘉公主加倍。永嘉公主是唐太宗的姐姐,正逢唐初百業待興之際出嫁,嫁妝因而比較簡樸;長樂公主出嫁時已值貞觀盛世,國力強盛,要求增添些嫁妝也不算過份。太宗答應了,並命令有關部門按長樂公主的要求準備嫁妝。魏征聽說此事後,上朝時諫道:"長樂公主之禮若過於永嘉公主,于情於理皆不合,長幼有序。規制有定,還望陛下不要授人話柄!"唐太宗把他這番話回後宮後告訴了長孫皇后,長孫皇后卻對此十分重視,她稱讚道:"常聞陛下禮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聞其諫言,實乃引禮義抑人主之私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與陛下結髮為夫婦,情深意重,仍恐陛下高位,每言必先察陛下顏色,不敢輕易冒犯;魏征以人臣之疏遠,能抗言如此,實為難得,陛下不可不從啊。"於是,在長孫皇后的操持下,長樂公主帶著不甚豐厚的嫁妝出嫁了。長孫皇后不僅是口頭上稱讚魏征,而且還派中使賜給魏征絹四百匹、錢四百緡,並傳口訊說:"聞公正直,如今見之,故以相賞;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轉移。"魏征得到長孫皇后的支持和鼓勵,更加盡忠盡力,經常在朝廷上犯顏直諫,絲毫不怕得罪皇帝和重臣。也正因為有他這樣一位赤膽忠心的諫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許多過失,成為一位聖明君王,說到底,這中間實際上還有長孫皇后的一份功勞呢!

    貞觀八年,長孫皇后隨唐太宗巡幸九成宮,一天夜裏出現了緊急狀況,有人報告說侍衛中發生了兵變,太宗自己手持武器,出來巡視,長孫皇后害怕太宗遇到危險,自己擋在太宗面前。雖然有驚無險,但她身體本來不好,受了驚嚇,又感染風寒,引動了舊日痼疾,病情日漸加重。太子承乾請求以大赦囚徒並將他們送入道觀來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都隨聲附和,就連耿直的魏征也沒有提出異議;但長孫皇后自己堅決反對,她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壽,吾向來不做惡事;若行善無效,那麼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國家大事,道觀也是清靜之地,不必因為我而攪擾,何必因我一婦人,而亂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義,終生不為自己而影響國事,眾人聽了都感動得落下了眼淚。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罷。長孫皇后的病拖了兩年時間,終於在貞觀十年盛暑中崩逝於立政殿,享年僅三十六歲。彌留之際尚殷殷囑咐唐太宗善待賢臣,不要讓外戚位居顯要;並請求死後薄葬,一切從簡。長孫皇后以她的賢淑的品性和無私的行為,不僅贏得了唐太宗及宮內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為後世樹立了賢妻良後的典範,到了高宗時,尊號她為"文心順聖皇后"。

    人們常常說成功男人的背後往往有不平凡的女性,古往今來的史實可以佐證,此言之不虛。









【目前共有 132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