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首页 马氏文化 马氏新闻 历史人物 邯郸风貌 文化交流 当代精英 公告通知 组织机构 资料介绍
 
类别:马氏文化 来源: 作者: 编辑:陌归 更新日期:2016-5-18 阅读次数:4212


再见,这位叫马英九的中国人


         2008年5月20日,意气风发、帅气拉风的“小马哥”走进了地区领导人官邸,开启了马英九时代。

       看似漫长的光阴,如今却显得那么短促:数天后的5月20日,这里将辞旧迎新,马英九的孤独背影也将定格成一幅历史画面。那时,他的内心是充满离愁别绪,还是感慨“新人笑、旧人哭”的轮回?无人知晓。

       8年的时光,已经把“小马哥”雕刻成了老马……
    



         1988年的马英九。

        一、

       马英九祖籍湖南衡山,远祖陕西扶风,出生于香港,成长于台湾。

       尽管从未到过大陆,但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已经内化为他的血液。在他内心深处,“大中国”的图景从未幻灭,其父马鹤凌先生骨灰坛上的“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协强扶弱,一起迈向大同”,既是马老先生生前对儿孙的教诲,也成为构建马英九精神家园的指南。“执政”前,他多次毫不掩饰地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美国留学归来后的马英九,旋即成为蒋经国先生的英文秘书,这对他今后的从政之路产生了深远影响。2008年,马英九上台前提出的“爱台十二项建设”,既是对蒋经国当年“十大建设”的模仿,更可以看作是他对蒋的致敬。
    



         给蒋经国担任英文秘书。

       仕途起点如此之高的马英九,由此笼罩着中国知识分子少有的光环,但是他并未洋洋自得。他的家世与家风、情怀与情操,使他更像一个内敛平和、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这在错综复杂的官场上,显得异类;但对他而言,只是本分。

       二、

       作为法学博士,马英九对条文制度充满敬畏。他那“不粘锅”的外号,也有了截然相反的不同评价:赞同的人认为他循规蹈矩,清廉勤政;否定的人则认为他不通人情,缺少变通。

       传统士大夫气质十足的马英九不以为忤,相反,他更加爱惜羽毛,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经营。

       选举时代,政治人物的形象是宝贵资源。脱胎于旧体系、游刃于新体制的马英九,凭藉着书生气质和清廉形象,迅速成为选举“吸票机”,一次次在党内和台湾击败对手,最终以魅力型领袖之姿,攀上了政治生涯的巅峰。

       然而,“越在乎,越失去”,墨菲定律同样适用于看重自我形象的马英九。第一任期内,当台湾人嘲讽道“下去一个坏蛋(陈水扁),上来一个笨蛋(马英九)”时,他的形象就已经开始滑落了;而当他治下的台湾面对国际经济下滑的压力束手无策,食安问题频发,房价居高不下,薪资所得降低时,舆论已经把他与无能划上了等号。

       有一段时间,他在8个月内连续9次成为公开场合被扔鞋的对象,几乎创造了世界纪录。而2013年的“马王政争”,更让他面子与里子双失,形象一落千丈。

       8年时光,让马英九变成了“9趴领导”(民意支持率只有9%),也变成了党内避之唯恐不及的“票房毒药”。建基于大众情感、却又被媒体左右的“魅力”与形象,逐渐剥落了“万人迷”的成分。
    



         2000年时任台北市长。

       三、

       马英九内心是孤独的,因为他没有朋友。但这种孤独,绝非人在高位的副作用,而仍然与他的书生意气密切相关:刚愎自用,但又软弱妥协。

       第一个任期内,马英九一心想“超越蓝绿”,于是关键岗位上,绿营的赖幸媛竟成为陆委会主委,让蓝营哗然许久。而马英九对支持者,更是“亲者痛而仇者快”,他把国民党的铁票部队“军公教”团体的优厚待遇取消,直接把支持者变成了反对者。

       他推出的政策,要么操之于不食人间烟火的学者,要么把持于“奉公守法”的事务官。这些官员缺乏一言九鼎的权威性,又没有纵横捭阖的协调力。政策与民意的距离,由此越来越远。

       相反,对民进党抛出的议题,他疲于应付,却左支右绌:民进党打党产,他立刻抛党产;民进党攻击大陆政策,他立刻踩刹车;课纲、服贸协议……莫不如此。

       这种性格,既未带来他期待的“社会和解”,又未给国民党创造有利的执政环境。国民党在他的领导下转型成为“选举机器”,丧失了灵魂,面临着不知为谁而战的窘境,也面临着青年断层的现实。

政治需要团结大多数,孤立极少数。马英九的性格弱势,使他反其道而行,结局已经可以想见:众叛亲离——或许,该说他叛众离亲才对。

       四、

       历史把马英九推向高位,终使他拥有高位带来的高度。

       2015年,当他大张旗鼓地宣传抗战时,人们看到了他对历史的较真与尊敬;当他实现了“习马会”时,人们看到了他对“两岸一中”的执着与坚守;当他今年初顶着压力登上太平岛时,人们看到了他对“主权”与“祖权”的抗争与维护……因为民族大义,关键时刻,马英九每每能够挺直脊梁
    



         2015年新加坡习马会。

       然而,历史的缠绕纠葛、两岸的独特形态、台湾的政治生态,使得他一辈子在“中国”的符号里尝试与挣扎。他对历史中国(中华民国)的骄傲,掩饰不了对现状中国(大陆与台湾)的焦虑。他站在台湾,凝望大陆,把历史当作图腾一样对待,却又对现状充满深深的无力感。

       8年来,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就是这种纠结与无力的政策体现。可以说,他内心对历史中国与现状中国的连接既分裂,又矛盾。最终,他失去了对未来中国的想象和方向,失去了年轻一代。

所以,他开启了一个时代,却也目睹了这个时代的巨变和人心的疏离。

        五、

       “留取丹心照汗青”。政治人物都想青史留名,但是迄今为止,也只有马英九公然把“追求历史定位”宣之于众,显示了他的可爱、单纯与理想主义性格。然而,试问历朝历代知识分子及政治家,有谁不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与清名呢?
    



          2016年,马英九给台湾民众写春联。

       不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需要旁观者拉开历史的纵深,以更久远的时间维度去思考。也许再过若干年,当马英九的政治遗产被人们重新发掘,或者当后人拨开层层迷雾,真正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时,对他的评价才能公允,对他的怀念才能深刻。

马英九不是神。台湾的现行体制和舆论环境,让他充分展现了知识分子领导人的弱点,也让他在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和窘迫的政治现实中,引发了严重的内心冲突。然而,他的民族情结与家国情怀,仍然足以让他高蹈于历史舞台上。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人”三个字,已经是对他的最高评价。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们希望这位叫马英九的中国人,在卸下所有的包袱后,能来大陆走一走,看看这里的山川草木、大地河流,听听这里的乡音土语、沧桑悲欢,是不是一如他今生66年来的梦境?

       再见,马英九。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