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首页 马氏文化 马氏新闻 历史人物 邯郸风貌 文化交流 当代精英 公告通知 组织机构 资料介绍
 
类别:马氏新闻 来源: 作者: 編輯:陌歸 更新日期:2018-2-20 阅读次数:2704
    

  
开濮曹徐马氏两大孝子典范


割股事母孝子马凤


     清光绪六年《新版菏泽县志》354页载:“马凤,南隅民,割肉事母,嘉靖初,直指表其闾,郡人题石于墓。”(墓碑现在菏泽市牡丹区万福办事处杨营家庙)。

    巡抚明文:孝子马凤之第,山东兖州府曹州知州宋标,同知李珻,判官张澍、任继贤,吏目董大源,儒学学政高进,儒学训导朱应元、梁明、董源,大明嘉靖十四年十月十七日立。

    我青州知府飞兴公之8代孙马凤,曹州府城内双井街人,御封钦点孝子。其祖父母每年赴东岳泰山焚香,因年老其孙为老人便于焚香,在曹州府石人东街东南角,原马氏宅基地自费于嘉靖9年岁次庚寅(公元1530年)建筑泰山庙一间,内塑泰山奶奶神像和二位童子像,东西山墙绘有伯益叔齐兄弟二人夜逃首阳山、王祥卧冰求鲤、董永卖身葬父等百孝图。书有建庙立碑移碑时志。嘉靖十四年曹州知州奉命为孝子马凤立功德碑于庙前,因此曰“孝子庙”。万历十年洪水后,将孝子碑移立曹州城南关外马凤公墓前。1958年破四旧,“孝子庙”拆除,孝子碑遗失。1984年新修曹州路时,从地下掘出,运至堤内马庄。1992年族众商议将孝子碑移立杨营村马氏祖庙。1993年23代孙马景元用汽车自费购买松柏树和孝子碑运至杨营村马氏祖庙,当年清明树碑于庙厦东侧,植松柏树满院,绿化成林,功在敬祖,德垂青史,流芳百世,汇集后人。


    



当代孝子典范马成银


     马成银,飞兴23代孙,家住山东省单县终兴镇程楼村。他不仅孝敬自己的老人,还坚持实施“孝德文化工程”,传播传统经典文化,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马成银自幼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便是“孝”和“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北京出差,发现那里不少人都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孝道。与这些人接触几次后,马成银被深深地打动。

    近年来,马成银在单县各个小区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每天坚持三个半小时。他带领居民看传统文化光盘,读《弟子规》,在当地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孝文化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丢,我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情。”
    



带领村里老人进城玩


     隆冬的一天,马成银在村头巷尾贴了一张告示,邀请村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到县城观光旅游、洗浴、就餐。

    他自费租了一辆大巴车,把30多位老人拉到单县县城游玩。老年人一路有说有笑,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到达目的地后,他把老人安排在高档洗浴中心,给老年人免费理发、洗浴、搓背等。一些老年人一辈子还是第一次享受这么高档的服务,感动得留下了眼泪。

    看到一些老年人的内衣又脏又破,马成银拿出1500多元钱,为每位老年人购买了新内衣。洗浴后的老年人容光焕发,都称赞说:“成银这孩子,真是大孝子!”
    

放映经典国学“小电影”


     马成银做了一次社会调查,发现很多群众不知道国学经典《弟子规》。为此,他自筹资金5000元,从北京购进了一批有关国学经典书目和影像光盘,作为礼物赠送亲朋好友,散发街头群众。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他用准备进货的10万元钱购买了笔记本电脑、投影机等放映设备,只要天气允许,他就在城区广场公园播放有关倡导孝亲敬老、与人友善的相关国学的“小电影”。

    为了吸引更多的市民观看,马成银在屏幕上方打起了“落实《弟子规》,做好中国人”的条幅;他还买了600多只小马扎,方便市民观看。目前,受益于马成银的“小电影”的群众已超过10万人次。

组织群众学习经典文化

    马成银先后四次自费组织400多名群众,到北京修德谷学习孝德文化。一开始,很多群众认为马成银是在搞传销,第一批学员“出于面子”勉强进京,短短5天的学习,学员们被深深地感动了。在他们的影响下,很快组织了第二、三、四批。随后,他邀请了全国“十大孝子”之一的王锐、王凯兄弟俩到单县讲课。还聘请了3名国学大师,为农村孩子传授孝德文化。他积极配合村委会打造“孝悌示范村”,宣传讲解 《百孝篇》、《弟子规》、《十二道》等国学经典,制作了传统文化宣传展板、阅读栏,营造善德孝德文化氛围。村党支部书记许涛说:“马成银的 ‘孝德文化工程’影响了全村,打牌、酗酒、骂街、吵架的没了,靠科技、勤劳、智慧增收致富的多了,形成了孝老敬亲、互帮互助的新风气。”


“人力房车”载父周游全国


     2011年的一天,单县人马成银从电视上看到了王凯王锐兄弟的故事。

    王凯王锐兄弟是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人,父亲王树堂垂暮之年一直想带老伴王玉霞回自己当兵时待过的昆明看看,因为身体原因,没有成行。

    父亲去世之后,母亲王玉霞提出,要完成老伴王树堂的心愿。

兄弟俩正为没有帮父亲达成心愿而懊悔,听母亲一说,便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完成母亲的心愿。

    可是,兄弟俩的退休金才1000来块钱,加上母亲又晕车又晕船,怎么才能从绥化到达遥远的昆明呢?一家人商量了很久,最后决定把家里的板车改造一下,拉母亲出行。

    路上,盘缠不够了,兄弟俩就停下来一个就地打工,一个带母亲游玩。历时517天,兄弟俩磨破了37双鞋,终于圆了母亲的梦。

    看着电视上王玉霞老人满足的笑容,看着王凯王锐兄弟黑瘦的脸,马成银被深深地震撼了。想起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从来没有出过远门,马成银充满了愧疚,他想着什么时候也带父母出去转转。

    马成银的母亲喜欢安静,加上身体不太好,对远行不是很感冒,但父亲马兆旭喜欢热闹,平常喜欢赶集上店,喜欢新鲜事儿,听儿子说要带他出去玩,高兴得合不拢嘴。

    此时,马兆旭已经80多岁了,马成银担心父亲受不了车船的高速和颠簸,于是就学王凯王锐兄弟那样,自造了一辆人力大篷车。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2013年9月,爷俩上路了。

靠俩大脚板,日行百里

    马成银自造的人力大篷车,车体50余公斤,加上老人和行李,约150公斤。马成银拉着这辆车,一天能走三四十公里,快的时候能走六七十公里。

    尽管做了准备,但最初行走的十几天,马成银说,体力还是吃不消,尤其遇上连续上坡的路,累得腿发软,时间长了才慢慢适应。遇上下雨泥泞的路段,马成银一人拉不动,老父亲还得下车帮他推。一路走下来,尽管一直戴着手套,马成银双手还是起了厚厚的茧。

    他们沿着107国道走,经常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洗漱是最大的问题,最长的一次,3天没有洗澡。9月的天气炎热无比,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那种感觉可想而知。

    车里拉着肉酱和挂面,肉酱不会坏,面条易煮好消化,老人家牙口不好也喜欢吃。碰不上镇甸的时候,爷俩就煮面条吃,磕上两个荷包蛋,拌上肉酱,走了一天路,饱饱地吃一顿,特别满足。

50多岁的儿子拉着80多岁的老父亲周游全国,一路上,爷俩都是风景。他们的行为,也感动了很多人。几乎到每一个城市,都会有人主动帮马成银拉车。还有很多人邀请他们到家中作客。有一家,主人把卧室腾出来给马成银父子住,自己睡在客厅的沙发上。

    在石家庄,马成银父子遇到一个戴着孝箍的小伙子,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提着水果。小伙子硬把水果塞到了马成银的大篷车里。

    在河南,有个孩子在路上看到了他们,央求马成银别先走,他要喊他的爸爸妈妈来看看。他的爸爸妈妈常和奶奶吵架。



马成银其人


     117天,3500余公里,父亲马兆绪胖了13斤,儿子马成银瘦了5斤。

    尽管很累,但马成银觉得,这是二三十年来他最好的一次休息。白天拉父亲看景,晚上和父亲抵足而眠,把拍的照片传回去给母亲看,一路上充实而快乐。

    马成银1962年生于单县终兴镇程楼村,19岁时当了兵,从部队转业后,和比他小1岁的唐桂英结婚。那时候家里穷,青黄不接的时候甚至吃不饱饭,在老家也找不到好营生,夫妻俩就去闯关东。

在辽宁,夫妻俩赤手空拳打天下,从摆摊卖菜做起,贩过水果,批发过水产,经营过煤炭,起早贪黑地干,一步一步地发展,到1984年,他已经成为单县有名的万元户。

    挖到第一桶金,马成银首先想到的是父母。父母住的老房子还是土坯的,房顶早就漏雨了,窗户也是纸糊的,因为没有钱,一直没有翻修。现在钱有了,修房子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马成银出钱,哥哥出力,不出几个月,父母就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

    如果照这样顺风顺水地发展,马成银会在东北开辟一个商业帝国也说不定。可惜任何生意都有风险,1992年,马成银投资开办了个砖厂,本以为前景利好,哪知血本无归。这次失败,倾尽了他的所有资产,一夜间,他从富豪变成了穷光蛋。

    马成银很是失落了一阵子,一家人的生计再次成了问题。此时,儿子也到了上学的年龄,马成银就让妻子带儿子回了老家。而马成银自己,则再次下海,从头开始。

他做回了老本行,卖菜。接下来的8年时间里,他只每年夏天回家一趟,探望父母和妻儿,其余的时间,他打拼在菜市江湖里。天道酬勤,他再次站稳了脚跟。

    生意做大了,应酬也就多了,酒局几乎天天有。他所在的那座城市,哪儿又开了新馆子,哪家店添了新服务,哪个二人转演员擅长什么曲目,他门儿清。花钱的姿势,用现在的词儿,叫土豪。在他那个圈子,这是“身份”的象征。

    可是,夜半月冷,酒醒后的虚无,让他开始想家,想念父母,想念妻儿,想念一家人在一起的踏实,越来越想。想得撑不住了,他结束了在辽宁的一切生意,回到了单县老家。

家里有十来亩地,一直由妻子耕种。可是仅靠地里的收成,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縱有积蓄也不能坐吃山空呀。马成银又到县城开了门市,经营太阳能热水器。

    生意做起来,马成银除了每天盯着哪个小区开盘了,哪个小区交房了,时刻准备冲过去推销,就是应酬。生意虽然兴隆,可心一直飘着,很累。

    拉车载父亲上路后,他飘着的心终于有了着落。

    作为尽孝的一种形式,“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被写进了《新二十四孝》,对马成银来说,那还是一种自我救赎与成长。



马成银说孝


     在程楼村,马成银家口碑一向很好。

    马成银的大伯打小智障,一辈子单身。自从马成银有记忆开始,奶奶、大伯就和他们家一起生活。那年头穷,煮个鸡蛋就是了不起的改善生活,母亲煮了鸡蛋,从来都先分给奶奶和大伯吃。马成银兄弟姊妹四个只能眼睁睁看着,哪怕再馋,不哭不闹不说一句。母亲有规矩,孝亲敬老是本分。

    喜欢赶集上店的父亲,带几个孩子赶年集的时候,会买几碗羊汤喝。爷几个也只是喝汤而已,汤里的肉都挑出来,用纸包回来给奶奶和大伯吃。

    大伯经常在村里“走丢”,到了饭时还不见人影。母亲做好饭,满大街地去找他。村里人无限唏嘘,看看人家谁谁谁,家里白养着这样一个大伯哥也不嫌弃。

    奶奶的人缘特别好,天天有老姊妹来家里找她玩,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七八个,其中好几个都是五保户,身体也不大好,大小便失禁。这样的老人家,有的街坊在大街上遇到了,也会绕着走。好几次,马成银看见老人家坐过的椅子上有便溺,但母亲从来没抱怨过什么,人来了,照样端茶递水,人走了,她再清洗收拾。

有个邻居,丈夫和儿子都不幸去世,留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多年来,都是父母帮她挑水,有什么好吃的也会送过去。起初几年,母亲晚上还会去给她作伴。

    父亲上过初中,打一手好算盘,是村里罕见的文化人,所以谁家有个难事都爱找他出主意,他来者不拒。谁家有个矛盾纠纷,他和母亲也会去劝解,按照村里人的说法,“没有不拉的架”。

父亲还会理发,会修自行车,經常有人找他帮忙,他放下手里的活儿就去,从来不耽搁。

    那时候马成银不懂,平白多出那么多事儿,他烦得要命,气得要命,甚至不愿在家待着。直到过了天命之年,拉起父亲旅游,看过了好河山,见过了无数人,才终于懂了,原来那是大德。那样的家风,也早已经根植在他的心中,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壮大。



一个人的“孝德文化工程”


     隆冬时节,程楼村街头巷尾多了几张告示,邀请村内60岁以上的老人到县城观光旅游、洗浴、就餐。

    老人们知道告示是马家的二小贴的,靠谱儿,积极报名。马成银租了辆大巴,把30多位老人拉到了单县县城,给他们免费理发、洗浴、搓背,还给他们买了新内衣。

    这些老人,有的一辈子都没到过县城,受条件所限一冬天都难洗次澡,更别说到县城的洗浴中心洗澡了。有的老人,当场就掉了泪。

当老人们喜笑颜开地上了返程的大巴时,马成银心里很舒坦,比挣了一百万还舒坦。他开始把精力更多地用于弘扬孝善。

    他买了电脑,买了投影仪,还买了600多个小马扎,并购进一批国学经典光盘,只要天气允许,就在广场公园播放国学“小电影”。截止到2017年,受益于马成银“小电影”的群众已超过10万人次。

    马成银说,活了半辈子,到今天才算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漂浮的心终于落停了,踏实了。

    “行孝行善方能开阔胸襟,愉悦心情,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促进社会和谐建设。”马成银如是感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立身行孝,传播孝德,关爱老人,让社会多一份和谐、安康,我要将孝德文化工程进行到底!”


    

飞兴23代孙马成银宣讲孝德文化


    

真有福!飞兴22代孙马兆绪有个好孝子马成银


    

马成银人力车拉父周游全国


    

马成银人力车拉父周游全国


    

马成银人力车拉父周游全国


    

马成银人力车拉父周游全国


    

飞兴23代马成银的父亲马兆绪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